网站首页
产品展示
公司简介
联系我们
公司资讯
技术文章
产品展示
双氟磺酰亚胺锂
CAS:171611-11-3
规格:白色粉末
双氟磺酰亚胺锂(Lithium Bis(fluorosulfonyl)imide,LiFSI)产品介绍
双氟磺酰亚胺锂基本信息
中文名称:双氟磺酰亚胺锂
英文名称:Lithium Bis(fluorosulfonyl)imide(LiFSI)
CAS号:171611-11-3
分子量:187.07 g/mol
外观:白色粉末
纯度:≥99.9%
双氟磺酰亚胺锂产品特性
高离子导电性
LiFSI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,能够提供更快的离子传输速度,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功率密度。
宽电化学窗口
LiFSI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,能够在较高的电压范围内工作,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。
良好的热稳定性
LiFSI熔点为145oC,分解温度高于200oC,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优异的抗水解性
LiFSI不易水解,在潮湿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。
低腐蚀性
对铝集流体的腐蚀较弱,3-5V高电势区间对铝集流体无腐蚀。
双氟磺酰亚胺锂应用领域
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
LiFSI可作为电解液的添加剂,改善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,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、抗过充和抗过放能力。
正极材料涂层
LiFSI可作为正极材料的涂层添加剂,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,增加离子传输速度,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和循环寿命。
固态电解质
LiFSI可与聚合物或陶瓷等材料组成固态电解质,用于制备固态锂离子电池,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
LiFSI可作为锂硫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的电解液添加剂,改善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。
双氟磺酰亚胺锂合成方法
直接磺化法
以4,5-二氟-2-硝基苯磺酰氯为原料,在碱性条件下与氨反应生成4,5-二氟-2-硝基苯磺酰胺,然后经过还原、重氮化、氟代等一系列反应,最终得到双氟磺酰亚胺锂。
电化学合成法
利用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,将合适的起始原料在电极表面进行反应,直接合成双氟磺酰亚胺锂。
离子交换法
将含有双氟磺酰亚胺根的离子交换树脂与锂盐进行交换反应,得到双氟磺酰亚胺锂。
相转移催化法
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,将双氟磺酰亚胺钠与氯化锂等锂盐进行反应,生成双氟磺酰亚胺锂。
双氟磺酰亚胺锂安全与储存
储存条件:建议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密封储存,避免与水、空气、酸、氧化剂和易燃物质接触。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双氟磺酰亚胺锂;171611-11-3
首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末页
联系我们
电话:15624319439
电话:15624319439
联系人:郭经理
电 话:15624319439
传 真:0531-88021677
地 址:济南新材料产业园
电话
电话
电话